【摄影教程】各种场景下的对焦原则

【摄影教程】各种场景下的对焦原则

​所以呢,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拍摄需求,或者不知该对哪儿好的时候,就对焦主体吧。让主体清晰些,总没什么大错。

2. 风光:三分之一法则

风光摄影可并不是“小光圈+三脚架+低 ISO”那么简单,对焦位置的选择也是需要讲究的。

而“三分之一法则”,就是风光摄影中一个久经考验,广受好评的一个对焦方案:当没有明确主体时,对焦景深三分之一处。

​注意,是景深的三分之一,而不是画面宽度的三分之一,不要弄错啦!这样对焦会使前景、中景保持清晰,而背景略微模糊,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看着更舒服;同时,也会让画面更有纵深感。

当然,如果你的画面有明确的主体,还是优先对焦主体吧。

​除了三分之一法则,拍大风光时还可以尝试另一种对焦方案:手动对焦无穷远。

3. 风光:手动对焦无穷远

对焦无穷远,也被称为泛焦技术或超焦距对焦,在拍大风光时也十分常用,可以使整个画面都位于清晰范围内。

具体操作也简单,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然后拧动对焦环到“无穷远”档,再使用小光圈拍摄就好了。虽说无穷远是最后一档,但并不是把对焦环“拧到底”,无穷远档一般在对焦环底部往回一点的位置,请务必确认自己是否对准了~

​值得一提的是,“泛焦”之所以叫泛焦,就是因为它的清晰度不如精确合焦点处的清晰度。所谓“整体清晰”,实际上只是“人眼可以接受的模糊程度”。

用肉眼一眼看过去好像看不到画面上有什么模糊的地方,但如果您将泛焦区和精确合焦区景物放大对比,会发现前者的锐度要明显小于后者。但不管怎么说,泛焦毕竟能获得最大的清晰范围,拍摄下图这种“超大尺度”风光时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焦无穷远时,并不是整个画面都处于清晰范围内。真正的清晰范围,是从近处的一个泛焦点到无穷远处。

泛焦点距离和焦距成正比,和光圈也有关。计算公式太复杂我们不用去记,只需要记住,短焦距镜头的泛焦点一般在 1 米左右。也就是说,在对焦无穷远时,极近处景物锐度会降低,在拍摄时应尽量避免再此处安排过多景物。

​这一方法适合焦距较短的镜头使用,因为镜头焦距越长,近处的“景物不清晰范围”也会随之变大;如果中长焦头对焦无穷远,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近处大片景物清晰度降低。

4. 人像:对焦脸和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区域,也是人像中最能引起关注度的部分。所以,当然要对焦眼睛啦!

不过,也别那么死板,如果拍全身、大半身像这种脸部比例较小的题材,对焦脸就可以了。

​拍摄特写,脸部的画面比例较大,需要对焦双眼,使双眼更有神,更好地表达画面中人物的情绪:

​​这一对焦原则,在拍其它动物的时候也适用:小比例,对焦脸;大比例,对焦眼。

5. 长曝光:对焦静物

长曝光最常见的拍摄主题是流水和车流光轨,能拍出物体的运动轨迹,使画面具有动感。

而在这类题材中,为了进一步突出动感,往往要在画面中安排一定比例的静止物体,创造动静对比。对焦这些静止物体,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只有静物才会需要清晰度。

6. 夜景:对焦明暗边缘

拍夜景的时候,时常会“拉风箱”,镜头一前一后地反复移动,半天对不上焦。这是因为环境对比度低,自动对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寻找最亮处进行对焦吧。这样不仅比较容易合焦,也更符合拍摄需求——夜景,主要拍的就是华丽的灯火嘛!

​对了,在选择亮处对焦时,对焦点不要对着光源的中心,而最好对准光源的边缘,明暗交界处。可以用实时取景放大功能,来进行辅助对焦。这是因为,大多数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还是采用对比检测来进行计算,选择对比度高的边缘,比选择光源的中心更容易合焦。

注意:以上内容整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不做商用,希望大家能喜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养生小贴士

OPPO手机报价
💡 小知识

OPPO手机报价

📅 07-26 👍 149
从iPadOS升级到iOS(简单步骤帮您将iPad系统降级为iOS系统)
Windows 系统为什么要激活?不激活有什么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