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过程层层检测 确保酒类安全

来源:珠江时报 时间:2016-11-08
分享到:

  

  ■九江双蒸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米酒生产过程。

  酒是食品的一类,和普通食品生产厂家一样,酒类生产企业在南海也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临近西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11家酒类生产企业在南海区逐渐成长起来。那么酒类生产过程和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其质量安全又如何保障?作为酒类生产企业,选料、发酵、蒸馏等是关键环节,需严格把控方可确保酒的品质。

  酿酒过程层层检测

  水是酿酒最主要的原料,发家于本土的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同样临西江而建,酿酒的水就取自西江,并且通过水处理设备,对水源进行消毒、净化、过滤等处理,让其达到酿酒的标准。

  由于该厂生产的九江双蒸酒是豉香型米酒,大米、黄豆是主要的原材料。在大米的采购环节,该厂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查看供货商的资质、检验合格证明以及大米的产地,并对大米样品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淀粉含量等项目的检测,符合酿酒要求的才进货。

  为了确保酒类质量安全,厂内建有一间大型检测室,配备齐全的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对酿酒的原材料、过程成品及出厂成品进行检测。尤其对于出厂的酒类成品,需要检测塑化剂、甲醇含量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相较于普通食品,酒类生产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更多,其生产过程涉及发酵、蒸馏、勾调、储存等关键环节,需要控制发酵的温度、蒸馏时的酒度等。对此,九江酒厂企管部经理丁凌英表示,“现在酿酒基本上采用机械自动化控制设备、设施,且接触到食材的管道和容器采用不锈钢或紫砂陶瓷材质,避免酒受到塑化剂等物质的污染。”

  为落实对酒类生产企业的监管,南海区食药监局对每家企业建立了信用监管档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工作,开展不定期飞行检查,并对酒类生产企业推广使用电子溯源系统。

  回收酒糟循环利用

  为确保酒的品质,该厂很早就使用菌落检测设备,在九江双蒸博物馆内,可以看到早期使用的菌落计数器和显微镜。该厂于2009年建了一座博物馆,展示米酒的酿制工艺、双蒸酒的生产流

  程、制作酒曲的原料、与酒有关的历史文化等。

  该博物馆的功能不仅是一种展示,更多是对酿酒安全的宣传和教育。该馆导游崔嘉琪介绍说,“馆内还展出酿酒常识,教市民选酿酒食材、控制泡酒时间,避免出现酒类食品安全事故。例如在发酵时,青梅酒容易出现氰化物,葡萄酒容易产生甲醇,蜂酒容易导致重金属超标等,这些注意事项都可以教给市民。”

  另外,该馆还有3名国家级品酒大师及多名省级酿酒大师“坐镇”,不定期开展评酒、酿酒、调酒课程,向市民传递安全酿酒知识。

  对于废气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物处理等,酒厂都有相应的循环利用措施,废旧纸箱可再造纸制品、玻璃酒瓶回收到玻璃厂作为原料、煤渣用来维修球场或铺路。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海莹

  通讯员/刘小祺招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