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桂花鱼示范区晋升国家级

来源:珠江时报 时间:2014-03-07
分享到: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 通讯员/洪泽芳) 记者昨日从南海区质监局获悉,南海桂花鱼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获批成为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这也是南海继里水万顷洋在2008年获批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后的又一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高分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4年1月10日,佛山南海桂花鱼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曾以93.4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获得“优秀”等级,从而顺利获批成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

  2011年,在佛山市和南海区质监部门的帮助下,广东何氏水产公司承担建设了广东省桂花鱼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工作。质监部门根据何氏水产公司的技术,以“公司+标准+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全面建立了从养殖到冷藏配送的标准体系,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养殖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南海桂花鱼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以来,在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方面也下足了工夫。示范区先后制定了《桂花鱼池塘饲养技术》等69份技术标准、《示范区应急预案》等41份管理标准及《运输部岗位说明书》等19份工作标准,将示范区的各个关键环节都纳入标准生产管理的轨道。

  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也推动了该公司创新成果的转化。广东何氏水产公司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契机,在桂花鱼的暂养和冷链物流两个关键环节上研究形成了13项专利技术,并转化为技术标准,大大提高了鲜活淡水鱼配送质量和效率。

  标准化带动形成产业链

  根据创建示范区的要求,何氏水产公司曾先后将107份桂花鱼的养殖、采购、暂养、冷链配送标准贯穿到各个关键领域和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生产和管理。其次,该公司还通过指导养殖户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养殖,使得示范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本地水产养殖面积达1.3万多公顷,全市1/3的养殖水面和70%的养殖户都实现了标准化养殖,取得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经过3年的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该示范区已经成为集养殖、收购、暂养、活鱼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形成了养殖业的上下游产业链。2013年,该示范区实现桂花鱼、黄骨鱼等淡水鱼车装运载量超40万吨,配送至全国各地40多个大中城市,带动饲料、包装生产年产值超1亿元,带动农业物流业年产值超9亿元,为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而该示范区的建设也带动了农民致富。据了解,该示范区已与15500多养殖户签订了标准化养殖的经营合同,养殖户户均增收达3万元,直接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