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零食其实也是门“技术活”

来源:珠江商报 时间:2015-12-04
分享到:
案例:

 

    最近,陈女士很烦恼,学校门口突然多了几个卖许多零食的临时小贩,不断向路过的孩子们推销手中的零食。孩子嘴馋,看到别的孩子有吃,就喊着要买,有的时候以哭来威胁。所以每次接孩子放学时,都得经过一番斗争。不是不肯买,而是担心这些食物存在安全问题。

    其实,除去学校门口临时摊贩的零食,陈女士对如何买零食也没个底。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面对五花八门、五彩缤纷、香甜可口的零食,许多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如同陈女士的烦恼一样,家长们不知道如何科学选购零食,十分担心零食的安全问题。

分析:

    买零食,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中小学周边总是有几家零食商店存在,这似乎成为了普遍现象。如今,许多打着销售进口零食名号的中小型超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身边,大型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对孩子们也是一种诱惑,不给他们品尝,几乎不可能。那到底如何科学地选购零食呢,这里学问大着呢。

    近日,笔者了解到,佛山市消委会对学校周边销售的八大类102款预包装零食食品,包括饼干、炒货、方便面、糕点面包、果冻布丁、蜜饯、糖果及膨化类食品等,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对安全卫生指标进行检测,有部分样品检出有一定的含量,甚至接近标准的限值要求。那些三无、散装或过期的食品呢,安全卫生更加令人担忧。

    笔者认为,家长朋友们选购食品首先应该看商品标签,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卫生许可证号、QS标志等外包装标识是否清楚、齐全,不购买“三无”产品和过保质期的产品;关注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真空包装零食要注意是否出现漏气、胀袋等现象;罐装零食是否鼓盖,干货是否霉变、生虫;慎重购买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零食。

其次,切忌盲目追求“表面光鲜”的零食。颜色、软硬、弹性、香气等感官性状过分“光鲜”的零食,要慎重购买和食用。

    还有,家长购买零食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挑选。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营养标签,供消费者参考。

    买完零食后,很多人没索要发票等购物凭据的习惯,这点以后得改改了。家长买零食,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商场和超市,并注意索要发票等相关凭证,妥善保留,如出现问题可作为投诉维权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如购买到假冒伪劣的零食,应及时向消委会或食品监督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当然了,家长最关键的还是得教育好孩子尽量少吃零食,毕竟,零食不能代替正餐。过过瘾就算了,把零食当成宝的行为习惯,万万要不得!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