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潮州菜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09-22
分享到:

  潮州菜好吃是公认的,潮汕人会吃也是公认的。无论什么食材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将其特性充分发掘出来,成为独具风味的美食。对本地食材的运用,潮汕人驾轻就熟; 对外来食材的理解与吸收,他们也是得心应手。

  明朝万历年间潮州文人林熙春的《感时诗》里有一句“法酿必从吴浙至,珍馐每自海洋来”,说明了潮汕地区与外界美食交流活动的源远流长。早在明清两朝,素有海上贸易传统的潮商船队便已纵横在从天津到东南亚的广阔洋面之中,潮商们出入各大商埠,将潮菜传播到远方,也将各地饮食中的不同元素融入了潮菜。

  潮州人惯用的冬菜是由大白菜与蒜腌制而成的潮菜调味品,应用范围极广,炊鱼煮糜,什么都可以加上一点。记得我第一次去潮州时,很喜欢这种调味品,打算带两瓶回去,结果赫然发现瓶身上写着“天津冬菜”四个大字。讶问朋友何故,他耸耸肩说道:“冬菜本来就是天津的啊,只不过我们潮州人很喜欢吃而已。”仔细一想,潮菜中还真有不少泊来品,只是潮汕人基本上都会将其改造一下以适应本土的需求。天津冬菜的原材料本来是大白菜,潮汕人因地制宜以南方更容易种植的卷心菜作为替代; 沙茶酱原产东南亚,辛辣之中还带有浓郁的香料味儿,到了潮汕后就只保留了辛辣的特征; 广府人最爱的肠粉以酱油作为主要调味,传入潮州后变成了花生酱肠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潮州菜还擅长“无中生有”。二十年前盛行于大陆高档餐厅的潮州菜,其实并不是传统的菜肴,而是港式潮菜。因为香港有地利之便,可以采购到老鼠斑、吉品鲍、象拔蚌、澳洲龙虾等世界各地的高档海产,在烹调技法上又能融合中西之长,故创新出了身具全球化元素的港式潮菜。又比如近年来红遍全国的潮汕清汤牛肉火锅,汕头近海,饮食一向以海产为主,本地不产黄牛,就连大名鼎鼎的潮州牛肉丸,也是由客家人带到潮汕地区的,牛肉火锅其实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已。但潮汕人凭着对食材的不懈追求,从外地运入黄牛,将部位细分和新鲜食用做到极致,开创了清汤牛肉火锅这个餐饮界的全新领域。

  可以这么说,包容、理解、运用以及创新,是潮州菜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