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
伦教三洪奇大桥边上,有个桑葚园,暮春之季,正是踏春之时。二十五元的门票,进去桑葚任吃,也是周末吃货的一个独特去处。吃桑葚之乐以外,还附送游桑园之乐,味美气清,水乡润泽,这所剩不多的几处桑基鱼塘,仍然值得被城市污染肆虐过的灾民休养生息。
桑基鱼塘曾是顺德农耕历史的名片,应该就是现在这个桑葚园的样子。矮矮的桑树,纵横交错;浅浅的鱼塘,脉脉如镜;陇上间或有几堆油菜花,然后就成了孩子卖萌拍照的地方。桑葚是越黑越甜,最好黑到不掺杂一丝红色,否则酸掉牙绝对不是夸张。路边上的桑葚因为游客实在太多,已经基本不剩下好果子了;可走远一点,走到桑林略深处,走到斜枝横出到水塘之上的偏僻处,往往惊喜连连。
一把把采下果实,任由手指和舌头都变成恐怖的黑紫色,手掌上洋溢的是一种特别原始而强烈的快乐,一刹那就穿越万年回到原点。尤其是我这种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与娱乐的脑力劳动者,确实有种非常陌生而又美好的体验感,身体就像电脑系统刷新了一般,轻盈舒爽。在这儿说瓦尔登湖那是附庸风雅,说悠然见南山那是文人矫情。但远离电脑和手机,跟家人在桑园里走一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绝对是一种健康而又清新的休闲方式。
我在桑树下琢磨:这人类进化八成可能走错了方向,不应该变得越来越会计算,越来越经济理性;还是要回到水池边,回到桑树下,养几头猪、几条老狗,摘摘果子、捉捉鱼。然后在这个蠢蠢欲动的季节里,对上眼的人儿约个时间在桑林深处野合。
把桑葚吃饱,临走了还可以给女儿买几只蚕宝宝,心里祈祷上帝能保佑一周后还能活几只。桑园是好东西,桑葚美味,桑叶养蚕,吐出来的丝可以做蚕丝被。这个东西曾养活了顺德历史上众多的缫丝女,“一船丝绸去,几船银元回”,番南顺自古富庶。等着春蚕到死再也吐不出丝的时候,剩下的蚕蛹也能拿来做菜,把这“沧海遗珠”精雕细琢,便可做成“韭菜炒蚕蛹”等凤城美食。
对于顺德人来说,蚕蛹不光是先祖遗传下来的秘方材料,更是桑基鱼塘历史的见证者,是深深烙印在当地人的血液里的口感,绵软焦香。 俗话说“七个蚕蛹一个蛋”,但是在顺德,鸡蛋永远也替代不了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