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虾球的光与色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6-02-19
分享到:
  什锦虾球
  吃货专栏

  蓝药师

  佛山人气作家

  前几日在大良一著名酒店和几个朋友腐败。虽是餐饮名店,大多数菜都很普通(只指我去的这一顿),说不上好,也说不出差来。总之,吃了也就忘了,没吃也就算了,于是我这种刚吃出点感觉的人难免有些恹恹的。

  直到一顿饭快结束时上了一盆什锦虾球,才把我从昏昏沉沉的时光里拯救了出来。我终于可以从经济适用菜的底层回升到有点审美意义的复式菜肴里,办上了一张暂住证。

  这菜的核心当然是虾。大虾去皮去头去尾,只留下白里留红的身躯,微微蜷缩着,只一眼就能引食客的爱怜,就像江南的文人菜。滑弹嫩脆都是里子,肤色与浑圆成就了面子。大虾球就这么静静地躺着,又像金楼听着堂会的民国女子,妖冶里透着迷人的矜持。

  而簇拥着虾球的配菜,则是一席华丽的旗袍,给女子凭空长了几分纯媚。红色的灯笼椒、黑色的圆木耳、青翠的菜心、偶露一点的黄色萝卜,化成了一副水彩,枕在洁白的瓷器里,静谧又精致。粤菜讲究原汁原味,我也很少看到能着色成这般桃红柳绿的,仿佛不符合粤人质朴简洁的性格。

  询问厨子,果然此菜是鲁菜。

  鲁菜如今并不显赫,却曾是四菜系之首。顿有山外有山天宽海阔之感。再问厨子,才知顺德菜里也有一道“白雪藏龙”,差可比拟,容桂有两家店不错。赶去一看,原来是用鸡蛋清做底,一片雪白上撒着点点绿色的葱花,红色的澳洲龙虾卧在一块翠绿花菜和白里缀翠的雪地里。那是另外一份豪奢与感觉了。

  但我还是喜欢虾球多一些。因为虾球不用剥壳,对于一个懒人来说,省了大麻烦。这比那些常见原始的整只“虾吃”,多了一道工序多了一道美好。大虾和瓜子剥皮的意义截然不同,瓜子里也有傻子瓜子,买过来就纯粹是瓜子肉,但怎么吃都觉得少了味道。

  而大虾不用剥壳,却毫无残缺感,只多了些大快朵颐的豪爽。认真一想,该是这样一个道理:剥虾皮手上少不了腥味和汁液,自然影响美食的快感。而瓜子不仅多了声音的清脆,而且多少能给指尖留点余香。好与不好,就在这纤毫之间。

  还要提一下,这儿的菜心远青得有些透,切成菱形,像有水头的深绿翡翠,毫无疑问是精心挑选过的。用牙慢慢一磨,无论是味蕾还是心理,都有明显的一丝不同。

  做菜最难是放盐。最高境界是吃完后没觉得淡又忘记了盐。不能不说,这道什锦虾球厨子是下了功夫的,配料多的菜最难弄好咸淡,可我吃的时候只觉得顺,但并不寡淡,又找不到盐的踪迹。

  我向厨子致敬:功夫就是时间,这是骗不了吃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