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美食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6-06-05
分享到:

  现在做好菜有两条主线:一是回归传统,走早古味大自然路线。原生态加传统秘方,化繁为简,靠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吃货史,一般也能混成高端大气上档次。二是与前沿科学结合,比如分子美食。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化学变化原理,把食物进行再创造,一般能混得奔放洋气有深度。

  伦教体育馆边有家大酒店,研制的桂花鹌鹑有那么点传统手艺结合科学技术的意思,它打出了顺德分子美食的牌子,算一道前卫的菜肴。厨子的武器不再局限于锅瓦瓢盆,而是增添了二氧化碳烹饪器“Gastrovac”,利用这样一个特别的仪器,把桂花燃烧,又将桂花的分子成气态渗透进鹌鹑的皮肉里。虽然已是第二次吃这道菜,但面对那一堆酒精灯、试管、二氧化碳器,仍然感觉新奇怪异,云里雾里。

  这样做出来的桂花鹌鹑,鹌鹑肉不仅得到了桂花的香韵,更完全得到了桂花的肉体。不是寻常所说,桂花香伴着鹌鹑肉,而是桂花完全融入鹌鹑之中,两者完全合体了。这道菜,并不是鹌鹑,也不是桂花炒鹌鹑,它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杂交品种,靠科学技术创造的新物种。至于口感,我能说香甜诡异吗?鹌鹑最难做到的锁水,在Gastrovac的铁幕笼罩下,已经干蒸紧缩到了极致,肉质紧凑坚韧,几乎没有一丝水分,就像一具木乃伊被风干般。吃起来又偏偏有桂花糕的清冽和浓郁。

  据说现在的分子美食学,是世界最先锋的料理方式。分子美食学最开始的启动者也非职业厨师,而是物理学学者 Nicholas Kurti 和化学学者Herve This。

  这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作观念,最大的价值或者就是它让我们更好了理解传统菜式,改进传统手段,它更挖掘出美食的无限可能。一道名叫“咖啡泡沫”的甜点,手感像坚硬的小石块,丢进嘴里微微咀嚼,冰冷的“石头”神奇地变身为白色气体,从鼻孔和唇边喷涌而出。一块软芯巧克力,咬破透明的包装纸,巧克力汁液立时在口腔中快速弹跳起来,好似一群精灵在唇齿间飞快地扇动着小翅膀。一份寻常的三明治,上面盈盈盛着娇嫩的生蛋黄,拿餐刀小心翼翼切下,蛋液流出,拿着面包和牛排轻蘸了放进口中,却是一股番茄的清酸。

  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挺讨厌化学的人。像我这种高中一年级开始化学就没有拿过倒数第二名的文科生,还是喜欢天然原生态的东西,对化学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直到今天吃了桂花鹌鹑,我才总算原谅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