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一座青翠的小山下开家饭馆。这样低头做菜,开门见山,不愁美景,又不愁美食,算是半个神仙了。可惜广佛地贵,偶有几座名山,不是门票昂贵,就是被游人踏破,山上失了清幽,山下的餐馆也就失了常道——景区饭菜贵且难吃那是常识。倒是番禺大岗有座叫十八罗汉的小丘,茂林修竹而游客罕至,确是别有一番洞天。正门下有家农家小菜,毗山而居,精致质朴,出品纯正,来此品菜的似乎比上山的还多。而手艺竟是正宗的顺德传承。多方探访,得知主厨名叫景瑞,果然是负笈凤城,手上功夫扎实,算是近年顺德厨界蹿升较快的实力新星。
景瑞(左)和蓝药师合影。
此地菜皆无华,鲍参翅之类绝无,农家粗肴仅有,鸡鸭鹅肉之属,道道踏实。单看每一道都不惹眼,但偏偏都给人做到位了的感觉。馄饨颗颗饱满,肉馅手剁而鲜细;烧鹅配肠粉,就恰如大头华遇上陈村粉,有名门联袂,浓而不俗之感; 烧腊排骨,用几点芝麻,几段小葱相嵌,色重而不咸,香浓而不腻,正是佐饭佳肴。尤其是那道铜盘焗鸡一品惊艳,竟完全不输大家手笔。外行总觉得顺德菜高深莫测,懂行者都知顺德菜绝技有二:一曰鱼,二曰鸡。“土”做出味来,才是它的精华。
景瑞不仅是这儿的大厨,也是这家店的老板,他不仅给饭店取名,还在每个碗上都刻着自己的名号。这是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霸气,其实也是一种对手艺的自信和珍惜。跟很多新生代厨师一样,景瑞已不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从广西钦州前来顺德餐馆打工,一边学艺一边琢磨,曾很年轻就做了伦教某家大酒店的主厨。如今独立门户,不仅不愁生意,水准也得到了不少圈内前辈的肯定。
“做菜当然要食材新鲜,加工用心。但最重要一点是学习的心态,我现在每天至少下厨四个小时,做了老板还亲自烧菜的不多了,有些‘大佬’其实都不是自己做菜了。但我是年轻人,一定要去做,这样我才能保持厨师的感觉。手不会生了,饭店才不怕竞争了。”景瑞谦虚地答道:“农家菜故意不做包间,就是为了每张桌子都能看见罗汉山,山上杜鹃开得很好,还有一个不错的水库。看着外边的绿色,吃菜的人也就更开心了。”
我眺目远望,前方果然悠然,“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我想,若一处有花有树,有菜有汤,还有一门喜欢的手艺。世界那么大,去不去也没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