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边上多了个做隆江猪脚的大排档。上班时走在路上,老用香味勾引我。我这样坐怀不乱的人,勾引多了也就走了进去。大排档虽不够高档,但吃货看来,越是市井之地,越可能有惊喜。于是找了个女同事进去试试,试完发现忘记带钱,就吃了顿软饭。主要是猪脚真软。
隆江是惠来县边上的一个小镇,当然猪脚的名气比地方大多了。就好像沙县很难在地图上找到,但都能在街上找到。我也是第一次吃这玩意儿,但每个清晨上班,就看见老板娘和两个伙计用喷火机烧猪手猪脚的身影,他们也是街上少数几个比我起得还早的人。
所以前世杀猪,今世教书,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到了中午或晚上,红润的猪脚就两个一伙霸道地占满一整个铝盘,也占满了人的眼睛。吃的时候,伙计已经将它切碎切小,并分为有骨和无骨两种放在饭面上。无论哪种,都一样的入口即化。入口即化这词虽然已经臭了大街,但用在这儿真没问题,夹着一筷子,猪脚肉确实是入口就消散了,包括那本来该有些胶质的皮。猪脚经过几个小时的熬制点卤,早已经软得不成样子,像耙耳朵一样,一点骨气都没有了。细细咀嚼,甜味和咸味交错,香糯和胶黏杂驳,嘴巴里都是浓稠,能扎个牌子开连锁确实是有几下子。肚子饿了,下饭不错,蓝领下班,弄点白酒配着,更有种通俗的豪气。而且我想,一定要用农村米酒,越便宜越好的那种,才配得上大排档的气氛。
这家猪脚排挡卖得很火,饭点基本客流不息。认真思考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发现软绵绵的猪脚饭,可能无意中占了便宜。吃鸡肉是要吃紧弹,吃猪肉还是要松软,袁枚也这么说过。而且这松软软的一大口,才能充分挖掘出社会主义猪肉的优越性。毕竟我们的猪不像某些腐朽国家的猪那样靠的是精工细作。我们基本都是饲料催熟的,怎么快怎么来。如果火候不够,跟某些国家的肉质差距还是能感觉得到的。但像隆江这样处理,大火烧着,砂锅闷着,几个小时的卤着,软到极致了,浓汁让颜色也变红了,鬼还吃得出肉质好坏。只剩下肥咸滑顺的味觉,加上可以接受的价格,于是混着混着也就成地方名牌了。当然,正宗的隆江猪脚卤水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虽还没有弄清楚配方,但根据我几天的观察,没有化学香精,却有天然的药材,虽然色泽红润,但确实没有加色素,红糖也很少,全靠卤汁和时间的功力。
这家店很小,好像整个连锁系列店都不大。对环境有要求的女神、男神就不要过去,能懂起江湖味道的可以去试一试。像我就从小喜欢有点脏乱差地方,喜欢看一群三教九流的牛鬼蛇神踩在凳子上边吃东西边调戏老板娘,如果恰好这儿的东西还有点特色,老板娘再发点脾气,我就觉得生活很充实很美好。吃完后抹抹嘴走掉,有种微小的幸福感洋溢,感悟到找个软妹子吃软饭,也是种不错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