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张少鹏报道:昨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2017年9~11月份,该监管局在三水区内流通环节组织开展了日常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检测出3批次产品不合格。
本次共抽检331批次食用农产品,涉及畜禽肉及其副产品、水产品、鲜蛋、蔬菜、水果五类品种。具体不合格产品分别为: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梁永鉴鱼档销售的沙甲,不合格项目为氯霉素;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陈桂福菜档销售的绿豆芽,不合格项目为总汞;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谢伟莹鱼档销售的黄骨鱼,不合格项目为孔雀石绿。
据了解,人体通过食物摄入元素汞、无机汞化合物或有机汞化合物,将出现脑组织、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的中毒症状。为此,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豆芽总汞检出量不得高于0.01mg/kg。
市食药监局分析,本次抽检发现的豆芽总汞超标,主要是豆芽在种植过程中因为外部环境如生长所用的水或其他原因如使用富含甲基汞等的防真菌剂,导致总汞残留大于限量规定。
目前,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及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